匠说电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2|回复: 0

拼多多:一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引人注目的电商黑马 ...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241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7
发表于 2019-2-24 04: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数人认识拼多多,都是从那句“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开始,欢快流畅的曲子让人把这个品牌瞬间存入脑海。体验拼多多后,盛誉和质疑便结伴而至,尤其是山寨假货的帽子始终扣在拼多多成长的路上。但如今世人看到的则是“一直匪夷所思的增长、爆炸式用户的增长,爆炸式商户的增长,甚至爆炸式的广告收入的增长”(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原话)。

下面的数据是摘录于拼多多在今年2月6日发布的最新招股说明书:
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达4.185亿,较去年同期的2.448亿劲增1.737亿。
2018年拼多多成交总额为4716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233.99%,大约10倍于全国网上零售增长速度(23.9%)。
2018年拼多多平台的总订单达111亿笔,平均每日3040万笔,而整个2018年,中国共投递了550亿件包裹,即全社会每5个包裹中,就有一个来自于拼多多。
2018年拼多多活跃买家的年度平均消费1126.9元,较2017年实现翻倍增长,平均订单数也同比增长51%。
……
亮丽的数据印证了一个诞生不到4年的电商企业的异军突起。
一个自带流量的搅局者,带着世人质疑的目光,凭借创新者的商业姿态,已经跻身行业前三。让人好奇的、也是惊叹的是:其成长的天花板还没有出现的迹象,这是一家让人深思并值得研究的现象级公司。

 

电商进入巨头时代
 
2012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王健林和马云立下一个赌约,即2022年,电商能否达到中国零售市场份额的50%。大佬之间的玩笑一度引发社会议论纷纷,也成为老百姓饭后茶余的谈资。
不到十年,电商就让中国的零售业脱胎换骨,各地的购物中心和商圈还在,一如往昔地人来人往,但传统百货行业却坚持不下去。零售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捆绑地产红利的王健林也挺不住了。2月12日,苏宁易购宣布收购万达百货旗下37家门店,被一个试水电商十年方有小成的企业反向收购,这说明电商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的潮流。

每年的“双11”都是电商的狂欢日,也是淘宝彰显行业霸主地位的时刻,让世人见识了头部企业的威力。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哪怕是被赋予最具潜力挑战淘宝的京东,也只能望淘宝项背兴叹。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淘宝占据约近6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的京东以16%的市占率被远远甩在后面,即便是拼多多,势头是很猛,但也只能位居第三,仅有5.23%。2018的“双11”活动的总交易额是2135亿元,这相当于拼多多努力一年的50%。至于其他的,如唯品会、一号店等,不是被蚕食,就是在苦苦支撑,没有两把刷子,还真的玩不下去,电商领域绝对是“一家独占吃肉,其他只能喝汤”的局面。

行业老大的淘宝近几年来不断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内到国外拓展发展空间,但增速越来越慢,其高速成长期已过,今后只能是以巨无霸的姿态享受电商行业平均增幅。其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这个发展阶段,是行业的奠基人、见证者和推动者。而京东紧随其后,锐意进取,在电商流量无法粗放式推进下,以质取胜,虽口碑满满,但有陷入“重资产”漩涡之忧,当前失去争夺老大地位的天时。

马太效应在电商领域尤为突显,头部企业形成的“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丰富的服务内容”对后来竞争者的挤压日趋严峻,新电商黑马的崛起必须有真正的杀手锏,拼多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拼多多异于淘宝和京东的商业模式
 
电商只不过是一个将原先固定、物化的商店或者购物场所搬到网络上进行的业态,其本质依旧是沟通买家和卖家的一个渠道和方式。成功地搭建网络销售平台,让交易顺畅有序进行下去则是考验电商运营水平的核心,事前导入流量、事中尽心服务和事后留住客户是电商的生存之本。

淘宝完全是一个平台型的企业,属于C2C的商业模式,不参与具体的交易进程,只负责提供交易的相关便利和服务,即最最核心的是凭借支付宝的存在,让买卖双方拥有沟通和信任的机制,让消费者和商家各玩各的,其只不过收取场地费、广告费和推广费等,隐形的收入是沉淀在支付宝中的钱款产生的一系列增值,单单是利息收入就要上百亿。淘宝商业模式是真正体现了“简单的就是最好”的道理。

京东则是介入平台型(C2C)和自营型(B2C)之间,可以提供类似于淘宝那样的平台服务内容,但更多的是以情怀的方式进行的自营。后者是京东在众多电商企业中最为突出的方面,无与伦比的物流是最大的优势,精益求精的追求是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基础,其主营业务收入中90%来自于自营。对比于淘宝,服务内容复杂了,效率提升了,难度也相应增加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需要额外营运成本来填充,增添了消费者利益和商家利益的平衡难度,进而压缩了增长空间。

拼多多诞生的年代,电商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流量红利正要进入环比增速递减态势,而业态的残酷竞争却愈演愈烈。期初的拼多多也曾经采用了京东的自营业务模式,但需要付出的巨额营运成本让其难以支撑,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对于一个先前默默无闻的电商企业来说,要想脱颖而出,只能另辟蹊径。

不得已,还是回到平台型企业的发展轨道上,打造“电商+社交”模式成为拼多多的鲜明特色,而低价则是营造交易两旺局面的法宝,哪怕是被贴上假货、山寨等负面标签也在所不惜。在这方面,甚至就是一个早期淘宝的再现,以至于有人戏称“淘宝曾经经历的,拼多多也要再走一遍”。

流量是电商企业的生存底线,导入流量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这方面拼多多是绝对的赢家。其诞生的那个时间,全社会都在追求商品的性价比,但却忽视了消费能力有限的、人数众多的群体,即三四线城市的网购者。拼多多就是抓住这个空档,充分运用了长尾效应(给商家带来最大利润的不是高净值的消费者,而是占人口规模比例最大、相对收入一般的、能够带来巨大流量的普通人群)。在拼多多的用户中,一线城市的用户不到10%,65%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庞大的农村网民规模成就了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快速发展之路。


“物美价廉”是拼多多带给消费者的另一个标签。借用了团购模式,让消费者告诉其亲朋好友参与其中来,只要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预定购买量,就能以低于正常价购买。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的噱头,至少这形成了一股风潮,很多消费者认定了拼多多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客户一边,可以帮助买家讨价还价,得到的满足感和实际利益让其客户(尤其是对价格敏感度高的消费群体)黏性快速增加。

从人性的角度,几乎没有人可以对以更低价买入某种商品完全免疫的,那种心理层面的满足,跟金钱多少没有关系。

而拼多多并不满足于此,又拓展了新的玩法,即增添了娱乐功能,很多人在拼多多APP上浇水种树、挖矿,完成一系列限定任务,就可以免费领取一些时令水果或者指定小商品。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每天登陆,从事非常简单的点击操作即可。这种诱惑也圈粉无数,少有人会抵制这种吸引力,闲暇之余,就是娱乐,玩着消磨时间还有东西拿,何乐而不为?

“电商+社交+娱乐”是如今拼多多的鲜明特色,虽然还缺乏革命性的创新,但至少其验证了长尾效应、取得了设立不到3年就到美国上市的成就、发展速度让淘宝不安坐不住了……

 

拼多多的短板所在
 
导入流量方面,拼多多是让人刮目相看,而要将流量转化为实际收入则是很多平台型企业无法更上一层楼的核心。当前的拼多多依然在强拼流量阶段,在弱肉强食的电商行业中,没有稳固的壁垒,倒下可能是眨眼间的事情。
平台型企业的收入只能依靠广告(占据绝大部分)和交易佣金。成立三年多,累计亏损13亿元,正在走先前淘宝和京东成立初期持续亏损的老路,能否跨越亏损门槛,则需要看拼多多的后劲了。

发展速度迅猛的拼多多让人对其未来信心倍满,但也要看到风险因素始终存在,客观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山寨、假货与拼多多是与影相随的,这种负面标签具有毁灭性的因子,以至于有人戏称,困扰淘宝十几年的假货问题被拼多多完美地承接过去了。假如社会认定了拼多多就等同于假货,哪怕工商部门不出面,消费者都会弃之而去,天底下也没有那么多消费者明明知道是假货还要购买的。这需要拼多多真正下气力去改善。至少到目前为止,假货和劣质产品本是电商的通病,但为什么在拼多多身上爆发的就格外多和集中?

2、商业模式有创新,也得提防跟随者和更高级别的创新出现。比如贝店就有类似于浇水植树的娱乐项目,口碑也有农场养护换取实体店优惠的活动。可以说,不管是拼团的社交还是纯娱乐的模式,都只不过是个催化剂,不可能一直走下去。还是要真正建立起让客户信赖的护城河,比如淘宝的护城河就是支付宝,而京东的压箱宝则是物流,而拼多多呢?单纯一个价格便宜难以持久。

3、超过全国1/5的包裹数量却只占5%电商销售总额,这是拼多多的无奈,更是拼多多无法获取持续生命力的最大短板。京东的客单价(即活跃用户平均交易金额)是行业的3倍,而拼多多公布的数据更多在强调增长速度,弱化了单纯数字之间的比较,两相对比后的生存能力自分高下。所以拼多多只能依靠新进客户流量维持增长,假如新增客户的流量趋弱,拼多多的天花板就出现了,如何由依靠增量转化为存量变现,是拼多多最大的难题。

4、电商领域已经进入流量红利递减阶段,寡头垄断格局已现,淘宝一家独秀,战略优势遥遥领先,而京东最多亦步亦趋,确保老二地位也不错,其他不下20家规模不一的电商争夺剩余份额。如今拼多多势头最猛,正在撬动整个电商的利益格局。非常明显的是:拼多多除了抢占其他小电商的市场份额外,最可能受冲击的就是老大淘宝,两者业务模式的同质化也预示着此消彼长的争夺已经展开。挑战强者如同虎口夺食,难度毋庸置疑,得看拼多多的造化了。

面对非议、质疑甚至指责是任何一个优秀、卓越甚至伟大企业必须要经历的,毕竟颠覆一个领域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路再难也得先有人走,方能形成路。

 

验证拼多多的未来需要耐心
 
应该看到的是拼多多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其依旧在锐意进取。上市还不到半年,便于2月6日拼多多发布了新一轮融资招股说明书。公开发售3703.8万股,并向早期投资人为主的原始股东发售1481.5万股,初步定价为25美元/ADS,募集资金净额必定大于10亿美元,将主要投入涉及“农产品上行”与“新品牌计划”等新商业基础设施以及部分技术研发项目。

先前的拼多多就是早期的淘宝,一切为了流量,至于品质或许还顾不上。但不可否认,此时是高速发展阶段。相关数据显示,这几年的突飞猛进都是翻番节奏。而从下图可以看得出,形势开始有变,拼多多必须要拼补短板了。


或许这预示着拼多多结束了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跑马圈地已有成效。一旦进入精细化运作阶段,也意味着拼多多要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如今的拼多多还有吸引力,是在于拼多多的客户消费潜力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拓展空间和想象空间要大于其他电商。

但要注意:此时假如精细化运作也无法产生收益,就表示进入增长的末端,收入增长率介入正负10%上下的幅度,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不大了。
当前的拼多多在美国最新市价为29.38美元,总市值约为338亿美元,已经逼近京东375亿美元的市值。考虑到拼多多的市场规模大约相当于京东的1/3到1/2之间,即预示着拼多多的市场估值水平要高于京东一倍。如此高的定位就是对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预期,其最新披露的运营数据也确实靓丽,当得起市场的“褒奖”。

未来的奇迹还需要拼多多去创造,与强者的对话是验证其底蕴的时刻,更是见证其奇迹的良机。

过去的拼多多是个没人意料到的黑马,如今还在延续上演奇迹。作为当前最具活力的电商鲶鱼,一旦后续改善了流量变现难题,空间不可限量,可抱着希望拭目以待。虽然难度不小,但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 匠说电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